直到日落时分,天彻底黑了楚桓一行方才进到道院之中,只将坐骑交给道院的仆役,
又是清点了名册姓氏,核对了人数,方长老这才交了令牌得以解脱。
离别之前方长老特意做了嘱咐,所有人都进到道院之后不许再使用法器,违者将被剥夺参加入门考核的资格。
一连叮嘱了好几回,其人方才正式告别。
方长老既去,楚桓等人就是被安排到库房门口排着长队来领木炭柴火。
按照金光宗的传统,今夜这些少年少女都要在校场中候上一夜,待到次日天明方才有师长从宗门前来此处接引。
库房之中的木炭干柴堆积如山,但发放物资的管事却是十分吝啬,每个人只被分到了少些许木炭和几根枯枝。
莫晓秋想过贿赂,但却是被人径直呵骂了出去,只得无奈去往校场。
毫无疑问,这点柴火压根不够一个人用的,纵使宽窄乡这一伙人将手中的柴火俱数聚拢在一起,也烧不过大半个时辰。
大部分宽窄乡中的少年都只发着牢骚,漫无目的的往校场行去,唯有楚桓与莫晓秋相互对视了一眼。
他们都在穷桑城中听过课,隐约猜到入门考核已经从现在开始了。
校场十分宽广,足足占了有十几顷地。
除开边缘的塔台上有人执勤看着此地,再无什么别的约束。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会下意识的抱团,这些从宽窄乡出来的少年更是这般,他们只以楚桓与莫晓秋唯首是瞻。
不过楚桓他们来的有些迟了,校场上那些背风的好去处都已经被人占了,只剩下外沿些许边边角角的地带。
日落之后温度开始陡然下降,朔朔秋风卷着衣角吹过少年们的面庞,迅速带走体表的温度,队伍之中有些修为低微的已经开始瑟瑟发抖起来。
稍稍眺望了好些许,周遭几处大的营地都是那些世家子弟集聚而成的,莫晓秋拉下脸面问了几圈,却是俱数被人所拒。
余下的小营地和这些大营地相仿,大抵都是同乡修士组成的圈子,七八个人紧紧凑在一起,团了又团。他们倒是许外人加入,不过都要求要将楚桓等人手中的柴火交出去,由他们来做调配。
凑了几圈,也没寻到合适的地方,楚桓干脆领着莫晓秋等人行到一处大营地的外围。
那处大营地是约莫二三十号秦家子弟聚拢成一团形成的,仲秋时节吹的是西北风,此处是那处营地的下风地带,离着几十步远,楚桓等人能勉强感受到些许余温。
众人只将柴火堆在一起,就有人想去生火,
未曾想到莫晓秋倏忽喝止住了这般行径。
“许秀,不许动火,这么点柴火,至多烧半个时辰,现在点了后半夜可顶不住。”
莫晓秋说完话,却是又看了看楚桓。
但有些事情看破不说破,对于同乡修士,能拉一把也不算坏事。
楚桓颔首认可了莫晓秋的主意做了补充:
“到天明少说还有六个时辰,都团一团聚在一起,先运气周身护住身子。”
“待到子时末真气快耗尽的时候,先烧一半柴火,然后将余烬埋在土里。寅时初的时候再点燃另一半便是,这样子大概能撑到天明。”
莫晓秋赶忙做了附和:
“都按楚兄说的去做,明日还要去宗门参加考核,冻坏了身子可就没机会了!”
这话瞬息点到了诸少年的死穴上,他们看了看炭火,又看了看莫晓秋严肃的面庞,只低下头照做了。
前半夜很快过去了,楚桓盘腿正坐,依旧维持着打坐修行的模样。
说句老实话,以他练气四层的实力哪怕不需要生火也能凭自身真气支撑到次日天明。
莫晓秋也还算凑合,他装出一份镇定模样,却是东张西顾,来看场中其他营地的模样。
但宽窄乡中其他几位少年郎可就有些遏不住了,他们将衣服紧了又紧,有些甚至已经瑟瑟发抖起来,只看模样就知道体内真气已经耗尽。
“点火吧,你们几个团一团。”
此刻子时方才过半,听到楚桓的言语那几个少年如释重负,赶忙将枯枝堆好,正要催动仅剩不多的真气点燃木炭。
那边的莫晓秋却是倏忽喊了起来。
“楚兄,你快来看,那边打起来了!”
楚桓径直站起,借着月色,顺着莫晓秋的手指,将视线投了过去。
却是见到有一大伙人围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