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筹交错之间,这场借着鉴宝名义的晚宴很快结束了。
最终获得那枚金锥赏赐的并非余林叶家,而是衢山黄家。
他家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向衢山林家借了六百丁口,又抽了族中接近半数的男丁,最终合计两千三百口,压过了余林叶家的两千口,一举获赐这枚金光锥。
这事并未出乎楚桓的意料,莫无尘处事老辣,想来是看到宽窄乡东弱西强的局面,用些制衡的手段来做找补,顺带着完成了自家的指标,算是一举多得。
真正让楚桓感到意外的是在最后的排名中,翠浪庄竟然并未落在加征税赋的下等行列,反而是进到了中等家族,平白无故的减了两成的赋税。
这倒是真的有了一些意思。
只在当天夜里,衢山以北的那几户人家就不辞而别离开了宽窄镇,带着金锥和人手往西而去。
无独有偶,以余林叶氏为首的那几户河谷地带的庄园主也是星夜启程,直往家中行去。
倒是楚桓身居事外,反倒是在宽窄镇的镇守府上住了一夜,次日正中用过午饭才不紧不慢的带着王管事和牛二启程归乡。
同来时一般,去时也是莫晓秋领人相送,只不过这一次却无随从亲信,只他孤身一人。
只将楚桓等人送出镇外三里即将分别的时候,莫晓秋才将一封信递给了楚桓。
“楚兄,此乃家父之信,请托你送与楚老庄主的。家父信中已将楚老庄主所应事项列个清楚,老庄主一看便知。”
不言而喻,这是这位莫长老起了结交的心思。
楚桓笑着将信收入怀中,又是说了些场面话语,便是领着王牛二人往翠浪庄而去。
回到翠浪庄中,楚桓只吩咐王管事近些时日注意庄上安全,不许佃户离开庄园周遭惹事生非,便是躲进了那间小屋之中。
莫长老的信写的不错,条理清晰,语句分明,文字干练,言辞恳切。
抛去那些敬仰和感谢的俗套说辞,信中主要是答复了让楚桓拜入金光宗这一事的请求。
莫长老并未打包票,但他详细列举了金光宗收纳门徒的考核方式和内容,可谓言无不尽。
他本人并不会来写这封推举文书,但他将会与宽窄乡中分管传法教化的方长老打个招呼,由方长老出面写封举荐的文书,并且上报穷桑城镇守府,只在宗门留档。
在信的最末莫无尘还做了邀约,金光宗的考核大典是在每年仲秋之后举行,他希冀楚平入秋之后宽窄镇上,同莫晓秋等人一同往穷桑城参加些许经文道义的研究。
楚桓没有理由拒绝这番示好,他先用楚老庄主的口吻写了一封不卑不亢的回信,表达了感谢之情。
再用楚平的身份写了一封给莫晓秋的信,对前往穷桑城一事做了邀约。
只吩咐王管事将信送出,楚桓便是重新扎进了修行之中。
春去秋来,一晃眼几个月就是过去了。
楚桓只在翠浪庄的竹林小屋内安心修行那门长春功,借助着通明石他已经将长春功的熟练度堆砌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手阳明经的全部窍穴也已尽数打通。
这样的修行速度称得上势如破竹,可楚桓的修为却仍然停在了练气四层的圆满阶段,并未继续打通其他筋脉提升修为。
这是有原由的,明面上楚平这个身份今年只十六岁,以他五行中品灵根的资质在这个年纪达到这般修为已经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楚桓不想过多的展露天赋,以至于拜入金光宗的时候吸引太过密切的关注。
毕竟练气期的修行是水磨的功夫,有些事情是不能用一句悟性来做解释的。
而在这几个月中,楚桓又偷偷回了穷桑城中两趟。
第一趟是为了取回那五方阵旗。
许长宁的炼器手法称得上精妙,然而很多事情并非人力所能及的,饶是其人尽心费力,只将楚桓留给他的灵石尽数花尽,也只能将这件本命法宝修复到二阶中品的境地。
按许长宁的话语来讲,很多物件就如人的根骨,许多人碎了就是碎了,没有破而后立的说法。
不过他也做了许诺,只要楚桓能为他寻来三阶品质的材料,他有信心再炼制一套五方阵旗。
不过时间要快,许长宁似乎没多少寿数可以活了。
第二趟去穷桑城则是因为时局所迫,不得已楚桓又去百宝钱庄重新支取了一些灵石法钱和布阵材料。
今年的夏天格外的炎热,更是由于那枚金光锥的缘故,余林叶氏和衢山黄氏借着争夺水源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