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欢笑与哀愁(2 / 6)

:“虽身弱,这些年你们养得好,底子打得不错,受几个月苦也不影响什么。”杜氏欣喜问道:“流放路上吃了大苦了,对身子没有影响?”杜氏不好开口说,安安现在还没来月信,她心里一直担忧着。“不妨事,就跟白嫂子说的,好生将养几年就是了,为了你家姑娘身子好,最好别早嫁。”

“不嫁不嫁。”

刘氏笑道:“不嫁也不好,若等到二十出头还不嫁,那会儿你们夫妻又该着急了。”

屋里几个大人顿时笑了起来。

顾文卿看田家两兄弟,又看张家的独子,都是正要说亲的年纪,以后再不许他们来家里了。

田二郎拍他一下:“瞧什么瞧?明儿我叫了张隐山去打猎,你去不去?”“打猎?不是去雪地里捡冻僵的野鸡野兔子吗?"顾文卿诧异。田大郎正在喝水,好险没一口喷出来,大笑一声道:“这话倒是没说错。”田二郎狠瞪眼:“怎么不是打猎了?我的弓弦是用鹿筋做的,好用着呢,上回差点就射中一只灰毛兔子。”

“在山海关买的那根鹿筋?”

“正是那根。”

冬日里在家也没事儿,田二郎把那根鹿筋都快盘包浆了,爱惜的不得了,就是做成弓箭了也常拿出来把玩,还不许他哥碰。“顾叔和我爹商量着要给咱们俩找个武师傅,武师傅肯定弓马娴熟,到时候叫武师傅教一教我,定然百步穿杨。”

“行了,行了,少做梦了,想去山上就去,也就是这会儿还没化冻能玩玩儿,等到四月底化冻就忙起来了。”

四个年纪相当的年轻小子凑一块儿说话,阿萱一屁股坐在哥哥怀里:“带我去。”

人家都不理她,阿萱觉得没意思,轻哼,又去姐姐那儿。顾佑安也想学射箭,不过跟着她哥他们混着没什么意思,耽误她工夫,她准备明日去河边捞鱼。

顾佑安去跟她娘说,杜氏满口答应,还把白氏和刘氏都叫上,特别大方地说:“捞了鱼咱们三家一块儿分。”

刘氏道:“捞鱼倒是能捞,平安江里的鱼多着呢,就是咱们没有网,不好弄。”

“谁说没网,我们家有。"正是知道家里有网,杜氏才应得这般快。白氏故做生气:“好哇,你买了渔网,竟不告诉我。”杜氏笑道:“前几日去松江城采办,碰上人家卖渔网,就买了一张,就是没有多的,要是有多的,我能不想着你们?”为了给女儿准备今天的及笄礼,顾稳和杜氏夫妻俩专门跑了一趟松江城,采买肉食等物。

虽是白氏问的,杜氏说话也要带上刘氏,她道:“我们三家家里人口少,一张渔网捞鱼尽够咱们三家吃了。再说,一张渔网也不便宜,我家既有,你们何必一家买一张在家里搁着浪费银子?”

刘氏谢道:“多谢你还想着我。”

张家去年换了民籍,五年开荒挣来的一点银钱要赁院子,要买粮食,要准备过冬的棉衣棉被,还有些日常杂物,手中用钱紧张,几乎是数着铜板花,鱼网太贵,压根不是他们家买得起的,所以也就没打算过。刘氏道谢后,白氏自然也应承着。

白氏心里思忖,顾家到邻山村后家里添置了不少东西,今儿还能舍银子给安安办及笄,苏家谢恩除了送礼外,只怕也送了些银子。白氏真心替顾家打算,这会儿刘氏在,许多话不好明说,白氏半含半露道:“银子不禁花呀,咱们种地又不会,等开春了还要去找里正租借些农具,要是忙不过来,还要请人帮忙,我真是发愁。”杜氏自然明白白氏的意思,她笑着接话:“你家三十八亩地,家里三个男丁,不妨事的,真要请人帮忙,也就是三五天的事,花不了多少,咱们身子骨不比旁人,断不能为了省点花销就把自己身体累垮了。”刘氏也点头道:"这话说得在理。”

顾佑安听娘和婶婶说话,火炕那头,她爹跟田叔和张叔也在说开春种地之事。

顾佑安起身去厨房,端来早前煮好的橘皮水,一人喝一碗,甜甜嘴儿。田二郎羡慕了,捅了顾文卿一拐子:“苏家挺大方的,还给你们家送了糖,我家就没有。”

田大郎训斥弟弟:“不许胡说。”

田二郎觉得他大哥忒没意思了,这有什么不能说的?顾文卿被田二郎盯着,笑了笑道:“明儿去山上打猎?”“行,明儿早上我来叫你。"田二郎答应得特别干脆。冬日里正是休息的时候,男人妇人都有自己的去处,或是在家歇着,或是上山转悠,或是去河边捞鱼,或是聚一处闲谈。虽村里各家住得远,年前江边捞鱼那次后,顾家田家这两家外来户跟村里各户混了脸熟,去山上去河边,碰上了也能打个招呼。杜氏是个爱交际的,去河边捞了几回鱼就跟许多人家渐渐有了来往,顾家家里偶尔能吃到别家的吃食,例如东家的大酱,西家的咸菜,各家做的味道还真有些不同。

这天杜氏自己个儿去江里捞了两条胖头鱼,中午做酱炖鱼,一家子都说今天做的鱼好吃。

“那是人家给我的酱好吃,炖出来的鱼才出味。”一家子埋头苦吃,杜氏得意道:"咱们家亏的有我,瞧瞧你们几个,文卿和安安都像你们爹,若人家不问都不主动跟人搭话,这可不行。咱们是外来户,要在这村里过日子呀,自然得主动些。”

阿萱声援她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