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叶青玄便被一位药僮带到了悬壶堂后院炼药的工坊。
至于陈默,则是被江浸月拉到旁边的淬心武馆挂名去了。
说是武馆,其实更像是个大型的安保公司。
平日里武夫可以在那习武修炼,但真正的业务却是用一身武艺帮别人看家护院,走镖看货。
要是闯出些名堂来,更可能被官府看上,在军队里任个一官半职。
当然,军队也有自己培养武者的演武堂,那里的资源,也比民间的武馆要更好些。
陈默能在武馆挂名习武,有份差事做,叶青玄也觉得放心了不少。
悬壶堂后院极大,光是炼药工坊就有两个,一个用于大规模生产医馆所需的丸散膏丹,另一个备用。
现在叶青玄所在的工坊,便是那个备用的,面积也稍小一些。
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铡刀、药碾、铜冲桶。
炒锅、药铲、煅药炉。
说得上来名字的,说不上来名字的,一应俱全,有些叶青玄连见都没见过。
毕竟自己在村子里的时候,用的全是师傅自制的简陋设备。
叶青玄只感觉自己做了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要不是来神州府做了悬壶堂的客卿,自己上哪去找这么好的一套设备来酿造丹酒?
以自己的医学素养,叶青玄只让药僮简单介绍了一下这工坊的情况,便摸清了所有设备的使用方法。
至于药材,他提前随便到药房取用了些。
虽然江浸月大手一挥让他随便拿,但叶青玄还是决定把药钱记在自己头上。
毕竟无功不受禄,自己还没在悬壶堂开堂问诊,就白用人家的药材和工坊搞研究,多冒昧啊。
关上房门,紧闭双眼,闪烁着微光的【丹酒】酿造方法便出现在叶青玄眼前。
丹酒,顾名思义,就是将丹的精华与酒的载体结合。
丹是金石之精,为阳;酒是五谷之液,为阴。
二者融合就能实现阴阳调和,也就能达到“完美承载炼成金丹的草药药性”的效果。
步骤上大概可以分为三步,一是炼制外丹,提取金石草药精华,凝练成丹基。
二是酿造基酒,为丹药提供融合载体。
三是让丹丸与基酒“炁化相融”,达到酒中有丹,丹中有酒的境界。
叶青玄细细回忆一遍,然后缓缓睁眼,拿起手边的药材,先准备完成这第一步,炼丹。
炼丹这东西,坦白讲他根本没学过,毕竟这是山上道观里修真的那批人才最擅长的。
只能照猫画虎,按照制作药丸的方式,先试试再说。
将朱砂、雄黄、云母三类金石先研磨成粉末,置于丹炉中,以木炭煅烧,去除杂质。
至于混合的草本,叶青玄则选了熟地黄、山药、栀子、酸枣仁几类滋水清肝饮中的常见药物。
这灵感当然来源于那位肾虚的李傲天,李公子。
上面那几味药,都是适用于肝肾阴虚合并肝郁化火的,主治的是烦躁失眠症状。
此类症状又在病人中十分常见,非常容易试验其功效。
紧接着,就是将煅烧之后的金石粉与药材按照七比三的比例混合,加入蜂蜜粘合之后,揉搓成丸,并置于丹炉高温之中再次快速烧结成型,形成金色丹衣,密封药性。
不过,就算叶青玄再不懂得炼丹之道,也大概知道,如果想要炼成完美的丹药,对于煅烧时的火候,时辰,煅烧的时间,全都有讲究。
要是稍有不慎,这炼成的丹药效果就会千差万别。
但这丹酒的制作方法上,根本没有类似的提示,就好像作者默认所有人都懂得关于炼丹的基础知识一般。
又不是所有人都修道,谁没事学这玩意啊?
叶青玄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先照葫芦画瓢,磨制金石粉,再将药材捣碎,按照比例混合。
折腾了一个时辰,粘合大小不一的几十枚丹药,置于丹炉之中。
紧接着,便开始起火煅烧。
叶青玄此时才深刻地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重要性,他现在只能用极为原始的燃香来计时。
等那最后一炷香彻底燃烧殆尽,叶青玄快速扇灭了炉火,打开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