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李治刚刚登基的时候,为了平衡权力,一下子任命了八位宰相。” 刘彻一边批阅公文,一边感慨:“这小子可真行。” 他顶多也就是换丞相换得频繁了点,一次性来八个……这种新鲜事儿还真是没有尝试过。 嗯……改天联系上了问问具体是怎么个操作方法。 要知道,自从天幕跟报菜名似的把他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丞相的死因全部报了一遍以后,他的丞相之位仿佛蒙上了一层阴影。 明明是官员的巅峰,公之一,愣是成了烫手山芋,名声越发臭不可闻。 刘彻最近已经接了好几份现任丞相的乞骸骨奏本了。 刘彻:“……” 面对这种情况,一向讲究封建迷信的刘彻也难得科学了一半——他当然不相信自己的丞相之位有什么晦气存在,明明是那帮人自己不老实,丞相之位有什么错?它只是正好碰上了一群不知道珍惜的家伙! 但他决定冲喜! 本来具体方法还没想好,现在一听大唐的——嗯,似乎很有搞头的样子。 等直播结束以后可以试着联系联系,问问他们的具体操作方法,看看适不适合他们大汉。 要是可以…… 到时候用上,他就不信了,难不成他任命的八个丞相还能同时死? …… 季驰光:“八个宰相发展到第五年,也就是永徽四年的时候,已经成功又增添了两位新成员。” “本来呢,这个平衡维持的很好。”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再加上两个后面被拉拢过来的宰相,组成了一个四人小团体。” “李勣同为托孤大臣,又有军功傍身,算是中立派,但是偏向皇帝。” “而柳奭作为皇后的舅舅,算是外戚,还是世家那边的代表人物,也单独算一方。” “最后就是李治自己的心腹,总共有个,都是还在东宫的时候就跟着他的老臣。” “方势力互相牵制——李勣不掺和这些事情——这派人马争得你死我活,足鼎立,本来也不错。” “结果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 “从永徽年到永徽四年,李治过了一个很不幸福的年。” 李世民着急道:“怎么了?难道是辅机给九儿脸色看了不成?” 长孙无忌:“……” 虽然还没有见着这个儿子的影儿,但是这不妨碍李世民的慈父滤镜依旧稳定的发挥着作用,隔着一个时空,李世民都能够担心忧虑自己心爱的小儿子的身心健康问题。 李世民忧心忡忡:“唉,也是我不好,也不知道这孩子这么有本事,瞎操心给他乱安排,结果出了这么多乱子,还要他一点一点收拾烂摊子。” 贞观臣子:“……” 额,怎么说呢? 虽然内容让人很想吐槽,但是,确实是充满了他们大王的风格。 李世民继续担心:“辅机这脾气又臭又硬,也就是我能受得住他……雉奴还是个孩子呢,心思单纯,性子又绵软,可别是辅机一时倔脾气上来了和他闹了一场……唉,这可怎么办?” 脾气又臭又硬的长孙无忌:“……” 虽然,他们大王确实一直都把他们这些忠心的好下属放在心上,而且也愿意为了他们两肋插刀,但是,当对面是大王他儿子或者老婆的时候,大王总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插他们两刀。 ……就像现在一样。 长孙皇后有些无奈:“陛下,别太操心了……或许,只是朝堂上出了什么意外?叫雉奴操心了些。” 李世民点点头,表面上像是被老婆安抚了,但心里依旧焦虑不已。 唉,阿耶的乖乖雉奴,究竟经历了什么? …… 李治经历了什么? 这可真是个好问题。 他经历了一堆现在想想都觉得还是噩梦的事情。 李治没忍住和皇后吐槽:“现在回想起来,朕都觉得那两年实在是流年不利。” 说到这里,他悲从中来:“为了平衡朝堂大局,朕设立了整整十个宰相,结果呢?” 永徽四年,站在他这边的张行成病逝,高季辅病重,不得不退下一线。 永徽五年,高季辅也去了。 他不得不把世家那边 的崔敦礼抬上来。 结果没想到, 皇后的舅舅为了让皇后的养子李忠做太子, 倒向了舅父。 柳奭一倒,同为世家派的崔敦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