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八年,正式亲政,少年天子,雄心壮志,当时远有胡患,不时扣关,竟然率军远征!” 说到这里,皇帝不由蹙眉。 他熟读历史,对历代帝王更是铭记在心,幼主登基有,太后操持有,但是18岁亲政,御驾亲征却对不上了。 但是太孙如此之人,自然不会在这时妄言,只蹙眉听着,说着:“荒唐,荒唐!” “天子岂有随意亲征之理,朝臣为什么不阻止?” “的确,皇帝长与深宫,岂真知兵事,结果二十万精锐尽丧,上百名功勋大臣阵亡。”苏子籍颌首,继续说着。 “连皇帝都被胡人俘虏” “什么?”皇帝不由惊呼,摇头:“不肖子孙,败坏社稷。” “不仅仅如此,胡人俘虏皇帝,还以皇帝叫门,意图一举灭亡,占领中原。” 苏子籍神色淡淡,带着难以比喻的神色。 “眼见社稷倾覆,太后联合兵部侍郎扶持其弟郕王登基称帝,守住京城,继而逐出胡人,并且迎回皇帝。” “回朝后,安置于南宫,尊太上皇。” “而后八年,本以为天位已定,宁复有他,结果趁皇帝有病,武侯、御史、太监等乘机发动夺门之变,废郕王,太上皇复位称帝,尽杀郕王忠良功臣。” “皇帝,我想请教,此等败坏社稷的叫门天子,为何却仍有一大帮内侍武将大臣拥戴呢?” 只听了这话,还没有细想,赵秉忠的头已经“嗡”了一下胀起,眼前的景物立刻变得恍惚起来,他不敢相信的看了看太孙,又看了看皇帝。 见皇帝铁青着脸不答,苏子籍也不追问,只是笑着:“陛下自然和叫门天子大不同。” “大郑开朝仅仅十一年,太祖就暴疾驾崩,其天下虽削,尚未平稳,更屡有边患。” “陛下垂治二十年,与民休养生息,对外灭国并土,远邦称臣纳贡,又将土司徐徐削尽,改土归流……抽丝剥茧,兢兢业业,直至如今,可谓盛世明君。” “每思至此,孙臣当真……诚惶诚恐。” (本章完)